


后北京市医保局、北京市卫健委及北京大学医学部等多个单位介入调查此事。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表示,涉事人员已被停职。
北京大学国际医院1月24日发布声明,将立即成立专门调查小组,对相关事件进行调查,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。
北大国际医院位于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京大学医疗城内,为社会资本非公立医院,是北京大学和方正集团共同投资兴建的非营利性综合医院,目前属于三级综合医院,医院创建于2014年,是北京市医保定点医院。身为副院长的谢某亲自出马冒充“痴呆”患者,这么明目张胆地骗刷医保卡开药,虚假诊断的疾病还那么奇葩,实在让人匪夷所思,并深感痛恨。
据该院内部一名工作人员介绍,他曾在查询医院的临床数据中心时发现,从2017年2月3日开始,副院长谢某曾在神经内科接受过多次诊断,当时一名医生为其诊断为痴呆。
据相关诊疗信息,谢某从2017年2月3日起至2018年12月19日,先是从“痴呆”被诊断成“中重度痴呆”,随后从2018年8月14日后又被诊断为“痴呆”。
诊疗信息显示,这名副院长因为中重度痴呆、周围神经病、脑血管病、睡眠障碍、行动不便、贫血等病症,在2017年2月3日至2018年12月19日期间, 每隔两周左右会通过医保在医院开走甲钴胺片、盐酸多奈哌齐片、维生素C片、琥珀酸亚铁片、银杏叶提取物等药物,每次开药的总价格上千元,这样算下来,这个位“痴呆”副院长,每年要刷医保卡开药至少2万元以上。
无论是副院长指使医生将自己虚假诊断为“痴呆”,还是肛肠外科副主任医师看过的持医保结算患者都患有“疔疮肿毒”,均指向该医院可能存在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。
医保基金是参保民众的“救命钱”,不是“唐僧肉”。但在经济利益驱使下,打医保基金主意的人不少,这其中还有些医疗机构,诱导参保人员住院、盗刷和冒用参保人员社会保障卡、伪造医疗文书或票据、协助参保人员套取医保基金、虚记或多记医疗服务费用,凡此种种,媒体虽然多此曝光,骗保者却还是“前赴后继”。
打击医疗机构骗取医保基金,相关部门也一直非常重视。去年9月,国家医保局联合卫生健康委、公安部、药监局等部门,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的专项行动。同年11月,央视《焦点访谈》曝光沈阳市两家医院骗取医保基金的案件后,国家医保局又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项行动“回头看”。而从该医院的乱象看,有些逾矩者似乎并未被震慑住,即便在“回头看”的风头上,仍敢以身试法。这也暴露出医保基金监管工作仍有许多漏洞需要堵塞。
医保基金关系到公众切身利益,保障医保基金安全运行,需要群众举报,需要媒体曝光,更需要监管有力,需要执法必严。刑法解释明确规定,以欺诈、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、医疗、工伤、失业、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险待遇的,属于刑法第266条规定的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。骗取国家医保基金,因此是诈骗罪。而骗保的医院应该取消其医保定点机构资格,骗保的医疗工作者更应该严惩不贷。
涉事医院的“痴呆”副院长以及“疔疮肿毒”副主任,有关方面应严肃调查,并在整个医院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整改。对那些骗保者,依法处理,毕竟,骗保关乎广大参保民众的利益,必须得治。